当前全球股市暴跌,大家谈“股”色变。广州日前开始试点推动开展中小学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试点工作,意味着广东首创“普及金融理财知识将从中小学生抓起”。有人开玩笑称,“炒股要从娃娃抓起”是在培养未来“接盘侠”。当然,金融理财不仅仅只有股票,股票只是众多理财方式中的一种。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孩子们压岁钱、零花钱也逐年增加,在中小学生中普及金融理财知识从长远来讲,可以丰富中小学生的理财知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理财观。
当然,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人生经验尚浅、知识结构有限、资金不足,真正做股票投资需要学习价值分析、看企业财务报表、计算股价、考虑风险,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识跟人生阅历,让中小学生过早接触这些如揠苗助长,对小孩子成长不利,会助长孩子投机心态。但其实大家的担心有点多余了,正是因为不够才需要学习,给中小学生开理财课也是一种“科普”,其实给孩子普及理财知识,在国际上已是惯例,甚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采用。
美国小孩在幼儿园或者学校就通过各种游戏知道了金钱的概念和价值。如果孩子上高中了,父母还允许他拥有一张信用卡,并教他合理使用,这样能很好地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除此之外,还会给孩子普及各种理财知识,让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有利于以后投资理财。
当然,中小学生理财教育课,应有别于成年人的理财教育课专业性,应该在“趣味性”上面下功夫。首先,教材编辑上就要从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实际情况出发。教材只有以简单易懂的案例、活泼的语言、生动的漫画介绍金融知识、理财常识,方能吸引中小学生。此次广东专门聘请专业动漫设计团队负责试点教材的插图设计和绘制工作,做到丰富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就值得点赞;同样,课程设置也要体现“趣”,授课老师也需在课程上多努力,如何深入浅出地传授晦涩难懂的金融知识、理财常识,虽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至少要让中小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只有这样,中小学生才能学得顺心、开心,这样的充满乐趣的“娃娃理财教育”才能事半功倍。